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未来出行方式已经不再是科幻大片中的想象,它就在我们身边,你是否已经看到?
截止目前为止,中国新能源汽车政策和学术研究最权威机构,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针对未来出行,课题报告《未来出行与汽车变革》一版再版,还组织了三次研讨活动,分别是2017年国庆节前夕,在常州举办 “交通变革与智能出行”论坛,2017年双十一前夕,在杭州举办的“全球未来出行高层论坛暨国际展览会”,还有就是狗年春节前夕,2018年百人会年会上“定义未来,引领变革”和“绿色共享引领城市交通变革”主题峰会。
综合上述研讨和课题内容,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出行市场正在发生巨大改变,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四大趋势特征逐渐显现,这当中,公交和巴士将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未来,城市出行场景是什么样子?
业内大咖们智慧碰撞,未来出行的蓝图逐渐清晰,笔者的脑海中描绘出,在不远的将来,城市交通是这个样子的:
大多数乘用车将不再具有“家庭财产”的价值,汽车将仅仅体现“服务工具”的作用。
自动(智能)驾驶的电动公交车、共享智能电动汽车、电动出租车(网约车)将占据城市主要街道。
自动充电、无线充电、快速充电等彻底解决了电动的充电障碍和里程焦虑。
移动支付、支付信用体系建设及信用体系网络共享使得重资产的汽车(服务)行业能实现较快速变现。
5G网络、移动支付、“互联网+”城乡一体化以“城市包围农村”模式,将城市交通场景不断复制或扩散到更多地区。
这个时间段,业内人士认为,大概需要十年。
变革,不再局限于汽车企业和运营单位:
在上面这个场景的发展过程中,汽车行业将不再仅仅局限于原有的产业链上下游,这将是个各行业的联动和互动的成长关系。
在这个成长过程中,整车企业将更加注重集成集成化、智能化,并通过为配套供应商制定大量的规格、规范和标准,来提升和实现自身的技术和品牌效应。
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人机互动,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技术,将从设计端主动适应交通体系和出行方式变革,并积极参与到智慧交通的运营服务。
在这个服务过程中,顶层政策管理指导机构将从原来的工信部、交通部、科技部、发改委等逐渐扩大到环保部、公安部、商务部、国家能源局、通信管理局等部委。
相应的政策法规也会应需而改变。
正如智能手机让手机成为智能终端,而汽车,也终将成为另一个智能终端,甚至是一个更高级的移动智能终端。
目前,关于未来出行的政策导向:
当前,城市交通发展最大的阻碍就是拥堵,其次就是安全。因此,未来出行为解决人们频繁外出的需求,势必要加强公共交通体系。
交通部2016年7月18日印发的《城市公共交通“十三五”发展纲要》提出,到2020年,城市交通绿色出行比例达到75%以上。
交通部2017年9月14日印发的《智慧交通让出行更便捷行动方案(2017—2020年)》提出,要加快城市交通出行智能化发展,不断完善智慧出行发展环境。
交通部2017年11月下旬及12月上旬出台了《关于全面深入推进绿色交通发展的意见》及解读文件,强调进一步提升公交等绿色低碳出行方式比重,深入实施公交优先战略。
未来,需要重新规划的认识和规则:
出行变革不仅会重塑城市交通出行体系 也给汽车产业带来了深刻影响。
所以,不要用过去限制我们今天对未来的想象,而不论技术如何发展,交通方式如何变化,公交优先始终是发展的大目标。
因此,要从政府引导和规范的角度,来提高公交运行效率和服务便利性多元化主体协同治理的关系。
这当中,首先应用于公交领域的无人驾驶,智慧交通体系的构建管理,电动汽车全生命周期循环产业链的价值分配……方方面面的政策和观念,都需要重新规划和认识。
而公交客车行业,也必将改变中低端制造和运营产业的印象,迈向高端、先进、智能、综合化的生产和服务行业。
因为,多元化协同发展的结果就是,行业生产力、生产关系和生活方式都将发生前所未有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