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大湾区规划出台了,本来是想化些时间去研究的。但是,因为时间问题及理解能力不足等,关于城市的定位内涵不一定看得懂;但与本人所从事行业到底什么关系,确实是比较关注的。基于相关性,所以咱就不去谈高大上的规划及其内容,纯粹从空间角度及发展趋势去思考一些问题。
一、粤港澳大湾区的布局理解
从整个国家发展布局来看,内部是城市集群发展策略,外部是“一带一路”发展倡议。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通过内部协同与强化,产生对外辐射效应。粤港澳大湾区是2特区+珠三角9城市的特殊存在,是内(城市集群)外(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发展布局的交汇之所在,是内外能量转换、交互的枢机,通过港澳“一国两制”的缓冲与转换,对外要与世界同呼吸、对内要与城市集群共命运;同时可以强化港澳在国家发展战略中的地位,助力港澳在“一国两制”框架下取得更大发展成就,对台海两岸统一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所以,粤港澳大湾区政治上的重要性不,就这种布局上的枢机功能都是其他城市集群不可比拟的。按照这种布局,粤港澳大湾区中尤为关键的城市是香港与深圳、澳门与珠海,其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是毗邻地缘关系。
二、交通互联互通
陆路交通上,港深、澳珠在口岸、交通基础设施对接上已经先行一步,港珠澳大桥及港深交通衔接是示范引领性的。
要立足枢机转换及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定位,强化港口协同与辐射,这将是深圳特有优势。想到这,我觉得我应该要买深圳港口股票啦。
空港主要突出人流,港深广机场是否需要区分侧重国际或国内疏运功能?不太清楚!但这个都是经济活动驱动的,最好先别区分,因为还要看有多少重大区域性、辐射性功能落地城市。
三、城际交通与公共交通要求更高
因为重大服务设施与大湾区功能可能会按照城市定位去布局,所以城市之间的交通往来会进一步频繁,交通流会进一步加强。
航空、高铁及城际轨道交通发挥城市联系作用,城市轨道交通发挥快速分流、分向作用,常规公交是毛细血管,实现快速、精准到达每一个地方。
大湾区背景下交通需求增加,大力发展城市、城际公共交通将更为迫切,依靠航空、高铁或城轨、轨道及公共交通构成的大动脉、小动脉、毛细血管这张无缝衔接的网,此时或许可以更加理解公共交通是城市环境及营商环境一部分的内涵。
四、深圳交通会怎么样:拥堵治理可能上升到政治定位,公共交通大发展在前方
正如前所说,深圳是大湾区枢机之关键,同时还承担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城市范例的重大使命,是国家制度、理论、道路实践成绩的重要展示窗口。
基于上述原因,国际客流、城市集群客流、湾区内部城市客流及城市内部客流将会增加而导致交通需求增加,选择发展并依靠公共交通解决交通出行问题成为更加理性选择,因为拥堵导致的城市效率流(人流、物流)会放大,更重要的是拥堵的深圳可能与强国城市范例不匹配。
拥堵加剧造成负面影响扩大时,拥堵治理或许就可能上升到政治定位了,公共交通在拥堵治理中的地位将更加凸显。
五、公交企业需要承担更多责任
一方面政府会更加大力发展公共交通,逐步将公共交通纳入到城市环境中,从而支持丽都会加大;另外一方面对公交企业营运管理精细化、智慧化要求也会日益提高,如城市国际化程度提高将进一步促进公交服务要素的国际化。公共交通的服务标准会进一步提高,安全投入将进一步加大,对突发事件的预警、响应与处置能力将进一步提高。
高端包车服务可能会有面临更加强劲需求。
所以公共交通的要素国际化、营运智慧化、网络集约化、车型小型化与运行安全化都会提高,提高到什么程度呢?先定性判断到这。
上述演进是一个可能趋势。粤港澳大湾区规划可以很科学、前瞻的定位城市功能,但最终的城市功能是经营出来的。
为深圳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引擎而努力!公共交通作为城市效率、营商环境及城市窗口的重要支撑之一,必将担任更大责任。
致城市公共交通,明天会更好!
作者徐泊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