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驾驶员抱着患有脑血栓后遗症乘客下车的视频传遍网络;一位驾驶员自费购买小礼品“奖励”给别人让座的乘客;公交志愿者在车站维持乘车秩序,扶老助幼;……
乘坐穿行于大街小巷的公交车,总会感受到每一位普通公交人身上散发出来的文明的温暖。
“线路有终点、服务无止境”。近年来,文明创建已融入吉林省吉林市公交集团提升服务的全过程,培育出具有行业特色的核心价值体系。
吉林市公交集团提升员工文明服务意识、服务能力常抓不懈,按照不同岗位、不同工种开展专项培训,还要通过服务表演赛、岗位技能赛等形式,强化培训效果。
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是引领文明创建最强大的力量。公交集团共打造共产党员车厢127台、劳模车厢10台,745名党员依岗亮责,展示了全新的窗口形象。
通过开展“党员先锋岗”创建和“精品线路”“优胜线路”评选等活动,使打造党建特色品牌与行业文明创建交汇融合。
吉林市公交集团开展优秀员工、杰出员工、金牌员工评选,建立“刘丽岩劳模工作室”,开展传帮带活动,调动了员工学劳模、当先进的积极性,激发文明服务的热情。
2019年,吉林市公交集团评选出22名“感动公交闪光人物”,用榜样的力量引领员工树立起“爱岗敬业、诚信守法、服务乘客、奉献社会”的职业道德观念,努力提升文明服务水平,树立文明企业形象。
让员工传播文明、传递温暖,就要把温暖传递给员工。公交集团把员工利益放在首位,办好事、办实事,不仅做员工的贴心人,还要当员工的靠山,让大家真切感受到公交大家庭的温暖。
经常开展演讲、书法、登山、读书月等文体活动,建设心理健康教育实训基地、心理疏导服务基地、职工情绪调节室帮助员工缓解压力、排遣情绪,营造快乐工作氛围,让驾驶员舒心上岗。
“践行文明、传播文明已经成为公交人内心的自觉。文明,已深深地扎根在了企业文化血脉之中。”吉林市公交集团党委负责人说。
当文明根植于企业、根植于公交人内心时,就不难解释,驾驶员张锐是凭着怎样强大的意志力,在突发心脏病时拼尽全力把车将停稳打开车门,让乘客安全下车;驾驶员徐铁钢为什么能熟练掌握急救知识,救突发疾病的乘客于危难。
文明的力量,也将公交服务提升到了新的境界。公交,已不仅是公共服务,而是城市的一种公共责任。
——在吉林市遭遇多年不遇的洪涝灾害时,吉林市公交集团驾驶员们义无反顾地冲锋在救援前线;
——在战“疫”时关键时刻,无条件接受政府指派,转运日韩返吉人员隔离、运送医疗队赶赴舒兰市和市内各区域;
——在复工复产关键时刻,为13家企事业单位提供定制公交服务,保障了抗击疫情一线单位的有效运转。
全国交通运输行业文明单位、全国学习雷锋示范点、全国用户满意服务单位、全国模范职工之家、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等等,含金量极高的集体荣誉,吉林市公交集团拿了很多。
4个全国劳动模范、39人省市级劳动模范,2条国家级“工人先锋号”线路,1条省级“青年文明号”线路,含金量极高的个人和班组荣誉,公交人也拿了很多。
还有乘客无数次通过送锦旗、表扬信、打电话送给他们的“表彰”,虽然不能一一陈列在荣誉室,但在公交人眼中,这些表扬跟各种奖杯奖状一样光彩。
如此看来,吉林市公交集团获得第六届“全国文明单位”荣誉称号,当之无愧!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