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深圳公交开通新“副业”,推出包括便民早餐、自动售卖饮料和宠物专线在内的多种定制服务,收获公众广泛好评。
近年来,以市民需求为中心,盘活现有资源,让公交服务更好融入市民日常生活,正成为公交运营方的重要发力点。在业内人士看来,深圳、北京等地公交运营企业积极寻求转型升级与服务模式创新,通过多元化经营,拓宽收入来源,不仅能更好地应对客流量减少、运营风险加剧等挑战,还能让乘客享受到更多元、更便捷出行体验。
公众与运营方双赢之举
如今,在深圳部分公交线路上,一辆辆运营公交车已化身为“移动早餐店”,车内设有取餐架,上面整齐摆放着装满食物的保温袋,为乘客提供便捷、温馨的早餐服务。
据悉,早餐食品均由深圳巴士集团食堂当日制作,提供5种套餐选择,每份8元。乘客需通过小程序提前一天预订早餐,第二天与驾驶员核对取餐码后,便可从取餐架上取走专属餐食。目前,该服务已在包括F34B线、F35B线、F55线、F249线、F249C线、F325线、F484线等在内的首批定制公交上试运营,未来计划逐步拓展至更多公交线路。
此次深圳巴士集团联合滴滴优点推出的“公交早餐”服务模式,为公交行业创新发展注入新活力,同时也深受当地市民的欢迎。“这项服务非常好,而且十分人性化。”体验过该项服务的深圳市民刘先生说道:“早上,为了赶第一班公交车,我基本没时间买早餐。现在有了公交早餐服务,我可以提前预定想吃的餐食,上车即可取餐,既方便又省时,价格还很实惠。”对于这一创新举措,网友们也纷纷表示赞赏,“深圳公交太懂打工人的心了”“真的很羡慕,希望全国各地都能推广这样的服务”。
记者了解到,除早餐服务外,深圳M191路公交车还进一步升级乘客出行体验,提供自助售卖冷饮。这条公交线路横贯深圳东西主要交通要道,全程60公里,车程大约两个小时,是名副其实的长途公交线路。对此,有市民评价道:“对于长途乘客来说,能在漫长的车程中购买到零食和饮品,这样的服务真的太贴心了。”
“深圳公交推出多项定制化服务,精准解决上班族通勤时间紧张、无暇购买早餐等现实问题,为缓解“群体性烦恼”提供切实可行的方案。同时,这也是公交运营方积极转变思路、探索多元化经营模式、丰富和优化服务内容,进而提升经营效益和市场竞争力的一次有益尝试。”客车行业专家陈世平表示,推出公交早餐服务等新模式,不仅能有效提升公众出行便利性,也为公交行业开辟出新的营收渠道,实现便民与增收双赢效果。
多元化运营提质增收
事实上,“公交餐饮”只是各地公交公司服务创新升级、探索多元化经营战略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各地公交集团纷纷进行转型发展的积极探索,不仅立足于传统交通运输主业和附属设施,更在努力尝试并创新各种服务模式。
例如,北京公交集团不仅在通学、通勤定制公交服务上有所创新,还巧妙地将闲置车辆改装为便民驿站,销售新鲜蔬果;西安公交集团推出网约公交,实行拼单模式,有效解决地铁接驳问题;宿州公交与当地物流公司联手推出“公交+快递”运输模式,切实解决村民物流配送和邮政寄递“最后一公里”难题。
此外,山东烟台、安徽亳州、湖北武汉、重庆、海南海口、福建福州等地的公交公司相继推出“公交婚车”定制服务;在上海,“建筑可阅读”微旅行线路已覆盖不少经典城市地标,使乘客能够一览极具特色的“海派文化”,这种“公交+文旅”的模式深度挖掘交通与旅游间的融合潜能,为城市旅游注入新活力;湖南长沙积极探索“公交+文旅”融合发展新模式,开通多条旅游专线,实现市区A级及主要景区公交线路全覆盖,推动各景区连“点”成“线”。
不仅如此,很多公交公司在场站建设上不断推陈出新,如推出多功能一体化模式,融合公交停车、换乘枢纽、社会停车、商贸物流、居住办公等多种功能,不仅极大提高土地利用率,还为公交企业带来更多商业机会,有助于公交企业从传统运输服务向综合服务商转型。
“无论是推出便民早餐、婚车租赁服务,还是探索‘公交+旅游’‘公交+快递’等新模式,它们在本质上是公交主营业务的衍生品。尽管这些服务在市场竞争力及盈利能力上尚需进一步验证,但目前探索多元化特色经营,提高自我造血能力,已成为公交运营企业的必然选择。”陈世平表示,公交企业探寻转型发展的深层次原因在于,近年来公交客流量大幅减少及地方政府补贴不到位,导致其面临巨大的资金压力,甚至陷入“停运”风险。因此,公交公司亟需进行经营机制改革,通过实施多种措施来提升自身竞争力,这不仅是城市交通高质量发展的需要,更是缓解经营困境、实现转型升级的有效途径。
公交企业跨界经营行否
公共交通是城市综合交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供基本出行服务的社会公益事业和重大民生工程。优先发展城市公交,对于保障人民群众基本出行,缓解城市交通拥堵具有重要意义。
如今,公共交通转型升级与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面对这一挑战,多地公交企业选择多元化经营作为应对市场变化和增强竞争力的关键路径。他们通过创新服务模式、拓展场站多功能用途,不断丰富服务内容,拓宽收入来源,从而更好地满足社会公众日益增长的出行需求。
有业内人士指出,从便民服务、转型发展及城市宜居的角度来看,“公交+”模式蕴含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公交行业只有在现有基础上不断寻求突破,通过学习先进经验,持续丰富定制服务内容,创新服务场景,提升服务质量,才能在激烈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
当然,多元化经营并非一蹴而就,公交企业在实施过程中必须审慎行事,注意风险防范。例如,在推出新服务或项目时,应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和风险评估,以确保投资回报的可持续性和稳定性。
在公共交通学者王健看来,公交企业无论选择何种运营模式,地方政府都应起到主导作用,为公共交通多元化发展提供助力。同时,对于公交企业来说,除创新服务模式外,也应保持其公益性质,不断优化公交客车角色,更好地保障市民基本出行权益,不应因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其社会责任。
此外,随着公交企业多元化发展战略不断推进,必然会对车辆提出更高要求。对此,客车生产企业应敏锐把握这一市场机遇,深入了解市场和用户实际需求,为公交企业提供多元化、定制化产品和服务。例如,研发定制化和特色化车型、提升车辆驾乘体验和服务品质,从而更好地满足消费升级和转型发展的需要。
商用车行业专家任诗发指出,客车企业应加强与公交企业联动,通过深入市场调研,结合自身产品特色和定位,推出符合市场需求、具备竞争力的客车车型和服务,实现双方共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