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至,万物生。近日气温逐渐回升,万物复苏,然而对于公交驾驶员来说,春天却伴随着一个潜在的“危险敌人”——春困。为保障公交安全运行,预防春困,“四不,四要”原则成为公交驾驶员的重要行为准则。
“四不”,即不疲劳驾驶、不饮食过饱、不情绪低落、不车内环境不佳。
不疲劳驾驶是预防春困的重中之重。春天人体生理机能会发生变化,容易感到困倦。驾驶员若在睡眠不足或身体疲惫的状态下驾驶,注意力难以集中,反应速度下降,对路况的判断和应对能力都会大打折扣。据统计,疲劳驾驶引发的交通事故不在少数,因此公交驾驶员必须保证充足的休息时间,避免长时间连续驾驶。
不饮食过饱也是关键。春季饮食若过量,血液会更多地集中到消化系统,导致大脑供血相对不足,加重春困现象。驾驶员应合理控制饮食量,保持清淡饮食,避免食用过多油腻、高热量食物,以维持身体的良好状态。
不情绪低落同样重要。情绪对人的精神状态有着显著影响。若驾驶员带着消极情绪开车,容易感到疲倦和懈怠,难以集中精力观察路况。公交公司应关注驾驶员的心理健康,提供心理支持和疏导,帮助驾驶员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不车内环境不佳。若车内空气不流通,氧气含量降低,会使驾驶员更容易产生困意。驾驶员应适时开窗通风,保持车内空气清新;合理调节车内温度,营造舒适的驾驶环境。
“四要”,即要充足睡眠、要适当运动、要合理提神、要定期休息。
要充足睡眠是预防春困的基础。驾驶员应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每天保证7至8小时的高质量睡眠。充足的睡眠能让身体和大脑得到充分休息,提高驾驶员的警觉性和反应能力。
要适当运动能有效缓解春困。在休息时间,驾驶员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运动,如散步、伸展等,促进血液循环,增强身体活力。运动还能释放压力,改善情绪状态,为安全驾驶提供保障。
要合理提神。当感到困倦时,驾驶员可以通过合理的方式提神,如喝一杯咖啡、吃一块薄荷糖等。但要注意避免使用刺激性过强的提神方法,以免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
要定期休息。公交驾驶员在长时间驾驶过程中,应按照规定的时间和地点进行休息。短暂的休息可以让驾驶员放松身心,缓解疲劳,以更好的状态投入到后续的驾驶工作中。
公交驾驶员预防春困的“四不,四要”原则,从多个方面为安全驾驶提供了保障。我每一位公交驾驶员师傅都应严格遵守这些原则,提高自我保护意识,确保乘客的生命安全和公交的正常运行。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