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沙纵横交错的公交网络里,有这样几对特殊的“父子兵”。它们虽无血缘之亲,却默契十足,传承着如父如子的深情厚谊。主干线如父亲般沉稳可靠,支撑起城市脉络;支线如儿子般灵活贴心,深入街巷解决“最后一公里”。这个父亲节,让我们一同走进广州巴士集团番南片区公交线路的温情故事。
“父亲”:南沙31路
南沙31路是服务南沙区南沙街道的一条环线,按照线路的顺、逆时针方向分为A线和B线,单程约18公里,途经22个站点。南沙31路,宛如南沙区中心的“稳重父亲”,数年来默默守护着蕉门、金州片区的万千灯火,成为周边市民和学生接驳地铁四号线的坚实桥梁。与此同时,其线路途经金沙学校、金隆小学(三个校区)、金洲小学、南沙一中、广外附小、湾区实验幼儿园、广州外国语学校、滨海实验学校,是南沙名符其实的书香专线。
“儿子”:南沙31路支线
传承“书香”父亲的助学基因,南沙31路支线,这位父亲的“先锋派儿子”则体现出“服务童真”的特点,自蕉门公交总站启程,一路欢歌笑语,直达南沙儿童公园,单程约9公里。
南沙31路支线串联起蕉门地铁站、东悦湾小区、阳光城小区、南沙儿童公园等多个楼盘和商圈。今年4月,5辆自动驾驶小巴正式投入该线路运营,成为全国首条取得自动驾驶示范应用资质的常规公交线路。作为《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总体方案》重点支持的智能网联汽车示范项目,依托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技术优势,南沙自动驾驶巴士深度融合5G、激光雷达、高精度定位等前沿科技,给市民乘客带来了更加便捷、高效且更富有科技感的出行方式,极大地提升了城市日常通勤和出行的体验感。虽然线路开通的时间不长,但它却是南沙公交智能化发展的“开路先锋”,是父亲最骄傲的创新力量。
“父亲”:南沙2路
南沙2路是由南沙最初仅有的几条编码公交线362路逐渐演变而来,由蕉门公交总站开往新垦,单程约30公里,途经28个站点,是南沙区纵贯南北的传统骨干公交线路。作为南沙的“老父亲”,南沙2路自2005年起便见证着南沙由滩涂蜕变为繁华的滨海新城。这条线路贯穿南沙中心城区,连接南沙主城区、珠江街、万顷沙地铁站、十四涌水产市场、万顷沙镇水网乡村,是典型的城乡桥梁线路。
“儿子”:南沙2路支线
南沙2路支线,连接万顷沙镇沙尾一村繁华路段、学校、主干道和南沙半导体、芯片产业集聚产业园区和出口加工区,线路里程约13公里,站点数仅有8个。
南沙2路支线犹如父亲的得力助手,不仅填补了南沙2路调整后的服务空白,更为集成电路产业园和出口加工区的产业精英以及沙尾一村的村民提供了便捷的交通出行助力,既服务了农村人口,也服务了新兴产业工人,向新广路主干公交线路喂给客流,犹如父子接力,连通了服务区域发展的“最后一公里”。
“父亲”:南沙10路
由地铁万顷沙站开往新兴村委,单程约26公里,途经21个站点。南沙10路多年来默默服务着万顷沙镇、珠江街道、横沥镇等地的居民。线路沿途新兴村、冯马一村、东方红村、太阳升村、群结村、新村等多个村庄,是南沙中南部各村的纽带,是村民到横沥镇、万顷沙镇的必选公交工具,成为该区域的交通纽带。
“儿子”:南沙10路支线
南沙10路支线,由新兴村卫生站开往冯马一村总站,单程约14公里,仅有11个站点。
南沙10路支线宛如父亲派生出的护学专员,线路虽短,班次不多,却有效化解横沥至冯马一村轮渡取消后的学生出行难题,堪称南沙公交“护学助学”服务的楷模。
“父亲”:南沙35路
南沙35路是服务东涌镇的一条环线,单程约19公里,途经32余个站点,串联起东涌地铁站、东涌医院、东涌中学、商业街等重点区域,是服务东涌镇居民的“镇巴”。
“儿子”:南沙35路支线
作为“父亲”南沙35路取直截短调整后的补充,南沙35路支线,由东涌湖公交总站开往大稳村水上绿道,单程约13公里,站点较少,但更灵活。
南沙35路支线途经井井有条的村居、生机勃勃的农作物种植区,通达大稳村绿道核心观景区域,沿途满眼绿色生机,是参观体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效的绝好观光巴士线路。
“父亲”:南沙K1路
由蕉门公交总站开往天河公交场,单程56.5公里,是南沙首条连接市区正规编码的直达快线公交。南沙K1路是南沙市民心目中的品牌线路,也是南沙区政府历来打造的骨干公交快线,以高效、快捷著称,是连接南沙与广州市区的重要线路,肩负着互联互通的时代使命,被誉为“南沙速度”的象征。
“儿子”:南沙K1路支线
南沙K1路支线,由蕉门公交总站开往珠江帝景苑总站,单程约50公里。该线路串联广州塔、琶洲商务区等核心地标,并与广州地铁APM线无缝衔接,进一步强化了南沙与珠江新城CBD的交通联系。作为K1路的延伸支线,其精准覆盖客流密集区域,优化了沿线市民的出行体验。
南沙K1路支线犹如“父亲”的锦上添花,线路的开通不仅缩短了南沙至广州中心城区的通勤时间,还有效满足了市民多元化出行需求,成为南沙融入广州城市发展的重要交通纽带,进一步提升了区域互联互通水平。
父爱如山,公交如线
南沙的“父子线”
承载着城乡变迁的记忆
也见证着南沙的成长
这个父亲节
不妨和父亲一起
坐一趟公交
聊聊过去的故事
看看未来的风景
(文/陈嘉怡)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