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交线路调整方案落地实施前,公交营运部门需开展调整方案评估工作以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我中心在多年公交线网优化工作中积累形成了针对现有公交线路调整方案的评估指标体系,并固化评估流程,下面就线路调整方案评估过程进行介绍。
1.指标设定
对线路调整方案的评估主要分析其调整前后线路基本属性的变化、对线路原有客流的影响程度等指标,经与相关部门讨论形成了包含3大类共19个指标的调整方案评估指标体系,3个大类指方案静态指标、对撤销站点的客流影响以及新增站点的客流影响。通过对比分析各指标结果,总结调整方案对线路原有客流的影响程度、对乘客出行便捷性或线路运营效率的提升情况,最终形成方案可行性结论。其中:
(1)静态指标:主要分析线路调整前后的基础信息变化情况,包含线路长度、非直线系数、途经主要客流集散点、填补空白路段长度等指标;
(2)对撤销站点的客流影响:主要分析在线路计划撤销站点原上下车乘客所受的影响,包含不受影响的客流量、可选替代线路的客流量、增加换乘的客流量等指标。通过该类别的分析可掌握受影响客流通过其他线路或增加换乘到达原目的地的可达性,该类指标是决定线路调整方案是否可行的关键指标;
(3)新增站点的客流影响:主要是指当线路调整方案中存在新增站点时,分析这些站点能吸引多少客流、能否增加现有乘客的出行便捷性等,包含减少换乘的客流量、预测吸引的客流量等指标。
2. 数据获取
计算各指标所需基础数据主要包括:公交乘客支付流水数据、车辆到离站数据、线路基础信息、运营计划、公交站点基础信息等。在数据获取后需借助数据库及编程语言等工具进行数据清洗及融合处理,为各指标对比分析做储备。
3. 指标分析
该过程主要涉及各指标算法的设计及实现,比如乘客上车站点匹配、乘客出行OD站点反推、换乘站点推测等算法,以乘客出行特征指标为基础对比分析方案调整前后客流受影响程度。在该过程中除了指标数值的计算外,还会针对部分指标可视化展示,以清晰说明客流受影响程度。
图1 拟撤销站点乘客出行OD分布
4. 综合评估
该过程主要是对比分析方案调整前后各指标结果,当受影响客流数量较少且占比较小、未增加空白站点、原客流可通过其他线路直达或换乘至原目的地时,建议根据方案调整线路。
本文所介绍的对公交线路调整方案的评估主要关注线路基本属性变化及客流的影响,集中在调整方案对乘客出行便捷性及公交运营服务水平等方面的提升程度,可对营运部门优化调整线路提供数据支撑及参考借鉴。
相关链接